書童誌
旅遊.繼續坐禪
搜尋此網誌
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老闆的一席話
那夜, 老闆和我在寧波下榻的酒店對面喝酒.
"你還是寫不好CV, 讓我給你寫." 老闆這個提議太奇怪了.
"我自己可以了."
"我寫, 總會比你寫的好."老闆堅持, 站起來往洗手間. "但條件是我要比你早離去".
這個條件可真厲害. 我似是透明的, 給人看穿了.
老闆回來, 我說老外和香港土生土長的不同, 我無法一步登天的去做高職; 我不如老外的談笑風生.
"如果你總是看扁了自己, 你的事業就只得那麼多了."
這方面, 我還不如別人那麼講究. 有一點我肯定的, 我這輩子不是為工資和權力而活.
2011年11月20日星期日
上佳雞尾酒
終於如願以償: 本會的雞尾酒課程!
10種酒中, 以Mojito取勝. 味道清新而不太甜. 就是加了糖水, 在薄荷葉的襯托下, 仍是上佳作品. 我對Mojito改觀了.
其他如Sex on the beach, Long Island Iced Tea都是一般貨色. 我卻從沒有想過一堂可以有10種cocktail! (平日上課最多就有四種)
最大發揮的必然是RAINBOW SHOOTER, 過程有點像咖啡拉花, 心大手定, 幸好之前上課有練習,
所謂雞尾酒, 最重要是創作過程: 名字, 成份, 杯, 混合方法及裝飾. 我對這回事很認真的, 如果學習可以帶來創作, 那學到的才屬於自己. 這個社會不需要copycat了.
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
愛和喜歡的分別
那是小時候的問題: 究竟愛和喜歡有甚麼分別?
我可以喜歡多於一個人, 但愛多於一個人就是花心.
如何分別愛和喜歡?
老實說, 如果親這個人較為勉強, 那只是喜歡. 喜歡一個男性朋友, 不代表可以親下去 (咀唇接受不了!!)
看罷"那些年", 柯騰究竟是為了一道氣 (人追我追的心態), 還是真心愛沈佳宜?
那是一個謎.
我想起自己的"那些年". 記憶模糊了, 大概是那個人令我不再看"美少女戰士";
直至他說句喜歡我了, 甚麼為了我會留在香港了, 就是那種甜美, 令我想起"那些年".
真可惜, 我們的相處只有一個月而已.
多年以後, 愛情的感覺是見到你心甜的樣子.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再遊大馬(5): 離開的時候
每次去西大馬都是五天之旅.
不多不少, 我的目的是以吉隆坡為中心,走遍那裡的東南西北, 也吃遍她的風土人情.
就是那份咖央多, 那口肉骨茶, 那碗咖喱麵, 令人愛不惜手的水果, 那些久違了的中國味道, 令這個國家在我心目中永留印象.
這個國家和朋友們都多姿多采, 像個不夜的國度. 我很享受那杯Old Town的咖啡, 那新出的Laksa米線, 和那入夜的清涼.
離開吉隆坡前, 大家在等待變色龍變色....
等不到, 一眾傻呼呼的香港人帶著52條榴槤冰條回香港, 差點浪費食物.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再遊大馬(4): 這裡的另一面
馬來西亞的好:
- 中國味道依然濃厚, 食物帶點南洋風 (做法, 材料, 和上桌的方法) 正合我胃口
- 不同民族共處下來, 沒有太明顯的分歧. 即使不公平依然存在, 互相尊重的關係算是不錯. 在馬來西亞, 不論人種, 都大大聲說: I am Malaysian.
- 沒有太髒的地方; 沒有太難接受的態度
- 民豐物阜, 沒有怎麼見到貧民, 就是一個普通生果也份外甜美
當地人都詫異,
我沒有感受到這個國家的"失落部份": 稅收不公平, 政府對華人的要求遠高於馬拉人. 正所謂機會比人少, 付出比人多. 但我卻認為, 如果華人的待遇是忍無可忍的差, 那25%的華人應早在一百年前就離開這片土地.
為了生活環境, 總有pay off 的道理.
同樣是離鄉別井, 中國人還不是百多年前去南洋打工, 做苦力, 發明了肉骨茶. 嚴格一點來說, 有部份中國人被賣了去南洋, 有些是自願的離開戰爭動亂中的中國, 談不上是難民. 當年的中國人過了三代, 就是今日的馬來西亞人, 操流利馬拉話, 在家裡說華語.
今次的服務對象是緬甸難民, 頭三天見到的小朋友還是好好的窮孩子. 想不到學校就是這樣:
http://www.kizoa.com/slideshow/d2070017k4301488o1/is-trip
還有那些只有5-6歲身高的孩子, 已經8歲了. 聞說他們家裡連午飯都沒有, 營養不足所致. 這裡是吉隆坡的周邊城市, 我沒有想到他們的童年和那些坐私家車的胖孩子有如些差異.
幸福, 果真非必然.
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
再遊大馬(3): 放風箏的日子
昨晚大概三時睡覺, 年紀漸長, 夜蒲不是易事了.
今早醒來, 酒氣過了, 但聲線沙啞.
Roti早點過後, 我們就在Bird Park打瞌睡了, 等待其中一間難民學校學生過來Bird Park 參觀. 馬來西亞的人和事都是悠閒的, 服務對象也動輒遲個半小時. 香港扶青著名遲到半小時, 看來在這裡都算不上尷尬.
酒醉未醒, 多虧Bird Park的彩鳥, 在我餵奶時緊抓我的右手手臂, 弄得血痕5-6條, 我才足以痛醒. 我不敢付錢餵奶了. (苦笑)
後悔- 因為我應該來這裡學習放風箏!
下午是參觀時間, Batu Caves的三百級樓梯難不到香港人. 此等印度神廟不及椰青水吸引, 一眾香港人為了椰青水和下一個景點離開著名的Batu Cave. 下一站 : 我一輩子第一次放風箏.
技巧一: 要跑著放!
技巧二: 要反風向!
技巧三: 要時收時放, 傳說中如對待男人的態度!
我還是第一次, 像一隻史諾比一般狂奔.....
晚上, 我也第一次吃了三種 (三口而已)不同的榴槤.....
2011年11月6日星期日
再遊大馬(2): 晴朗馬六甲
昨夜到了馬六甲, 已經是10時多了. 一輪瘋狂的海鮮welcoming dinner後, 我們到了雞場街吃吃走走就倦極而睡.
第二天的馬六甲, 比我想像的很不同:
- 不是一個殘舊城市, 比想像中更有殖民地色彩. 翻新工程不錯.
- 吃的很好! 雞粒飯比我想像的好吃. 看似魚蛋的球形雞飯外型別緻, 值得再吃. 還有味道香濃的榴槤雪糕和榴彈puff, 隨處可買的1溝檸檬飲品, 三叔公的榴槤冰冰, 白咖啡等等, 馬六甲不同凡嚮.
- 就是雞場街旁的新酒店質素也不俗. 二星級價錢, 三星級的質素, 乾淨整齊.早點的kaya多士異常好吃, 就是我的口味!
午飯後的服務是一家南亞孤兒院. 男的踢球, 女的摺紙, 怎料人家沒有一個女的孤兒, 怪哉...
Host Club 對"扮野搞笑"易如反掌, 值得學習. Less serious...
回到吉隆坡附近的PJ. 晚上去the curve飲花酒. 你似乎真的醉了. 很少見你喝醉的樣子, 有心事嗎?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再遊大馬(1): 歡樂速遞
我們的國際服務就是如此, 把最多的香港物資送給那些大概我一輩子都不會再遇上的陌生人.
我們得到的不一定是快樂, 遇上生活環境比我還差一大截的, 心裡還會難過, .
畢竟接觸較自己不幸的人, 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在吉隆坡鬧市裡, 有些跟我們看似相近的亞洲人. 他們皮膚較黑, 是緬甸難民. 他們的工資不高, 子女通常沒有午餐. 10歲的孩子看來只有7-8歲. 我小時候個子較小, 因為我偏吃; 沒有想到17歲的男生看似12-13歲, 是真正的malnutrition, 也是挺悲涼的一群.
http://www.unhcr.org/4b45dcc29.html
(Yante正是今次在吉隆坡UN方面的接洽人)
社會問題永遠不會輕易解決. 我們這批香港人乘飛機送禮, 他們也歡樂接受, 遺憾的是我們只帶來點點的禮物, 還有"相機的鏡頭". 在扶青三年, 有時做社會服務難免商業化了, 扶輪社說"做服務要讓人知道". Is the matter all true? 這些都是真實的, 至少展現在我們眼前. 問題是如何反映現實, 我個人不太喜歡包裝現實, 我想hands-on一點.
2011年的我, 不應只是一個扶青的主席. 這個崗位卻令我想得更多, 即使我至今還未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