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畢業回港後, 我變了 - 家是家, 我是我, 唸書的錢既是我自己的, 畢業後
的日子更是我自己的. 家用我會付, 但別以為我會化解家裡的問題. 工作的日子很苦悶, 我告訴自己要"九個月一轉變", 如果無法搬出, 我會去旅行解決心裡的苦悶.
日子如果不精彩, 我為什麼要活著?難道我要背負"這種父親的女兒"來過日子?
Host mom說: 喜歡可以在這裡住下來, 在這裡工作, 為什麼要回家?
"我是中國人, 回家侍奉父母是必須
我只會做門面的事情, 以心待父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03年開始, 我在家裡沉默了. 但媽媽和姊姊依然嘈吵, 媽媽尤其找爸爸出氣, 每晚一吵就是兩小時.就這樣過了八年.
2011年5月26日開始, 除了電視之外, 我家靜得可怕. 行為說話如有不當, 媽媽即時罵人, 但一句起, 兩句止,反而我的聲音劃破了寂靜. 日子很難過. 那種不對勁, 我總覺得自己有錯. 究竟是我一直活得太自私, 還是我們接受不到改變?
今早一個惡夢醒來, 我忍不著大哭了. 我寧可在你面前哭, 比在香港的家裡安心.
反思到甚麼? 沒有... 不要讓親戚知道我去旅行/ 不想面對巨大的改變/ 生離死別不在我的控制範圍/ 即使日子可以重來, 我也不會待父親特別的好 - 我沒有後悔/ 我可能遺傳了他的"無責任感"態度, 一輩子都當不到負責任的母親...
出乎意料, 我幾乎一片空白. 只是問自己: 一直認為重要的, 是否依然重要? 所謂重要, 對自己以外,誰人重要?
*** 今天行程 ***
Notre Dame (聖母院)過了星期日中午,遊人依然多, 信眾留下祈禱, 我們此等無神論者則參觀拍照. 我總覺得此等神聖之地不應讓我們"無知之士"拍照騷擾.
午飯後離開了La Cite, 學習普通的巴黎人去Luxemburg Garden小睡片刻.
在圖書館錯誤排隊(Bilbiolothek, 我笑了很久...我根本就知道這個字!) , 也就放棄了Pompideu Museum,
我們倆去Cochon吃海鮮 - Eur41, 份量足夠兩個人. 另外焗豬手的外脆內香也值得一讚!
http://www.paris.com/paris_landmarks/restaurants/french_cuisine_restaurants/au_pied_de_cochon****
我的精采, 也太片面了.
2 則留言:
反思過後,覺得重來也不會改變。這可能代表妳已没有遺憾,這只是時代的變遷,歷史的洪流。這只會給妳帶來陣痛,很快便會痊癒。
儘管日子可能會有所改變,如少了一雙筷子,少了以前吵吵鬧鬧的氣氛; 但如想回歸平靜,重回昔日的家庭感覺,可能由自己出發,重拾以往的生活習慣,講舊時會講的說話(是要時間去令所有人適應),會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畢竟時間會沖淡一切,妳會,妳家裡亦會如是。
怎樣的人生也會隨時間過去.
頭七,三七的時間,那道士說一大段,有四個字我記得最清楚:日月如梭....
爸爸真的呆了大半生,或者一生人.跟祖母一樣.一天,一年,十年,同是那片天,那片地,如坐井一樣.
就是要辛苦多少倍,我也不要走他們的路.所以,我們要反思.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