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再遊大馬(5): 離開的時候

每次去西大馬都是五天之旅.

不多不少, 我的目的是以吉隆坡為中心,走遍那裡的東南西北, 也吃遍她的風土人情.

就是那份咖央多, 那口肉骨茶, 那碗咖喱麵, 令人愛不惜手的水果, 那些久違了的中國味道, 令這個國家在我心目中永留印象.

這個國家和朋友們都多姿多采, 像個不夜的國度. 我很享受那杯Old Town的咖啡, 那新出的Laksa米線, 和那入夜的清涼.











離開吉隆坡前, 大家在等待變色龍變色....

等不到, 一眾傻呼呼的香港人帶著52條榴槤冰條回香港, 差點浪費食物.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再遊大馬(4): 這裡的另一面



馬來西亞的好:

- 中國味道依然濃厚, 食物帶點南洋風 (做法, 材料, 和上桌的方法) 正合我胃口


- 不同民族共處下來, 沒有太明顯的分歧. 即使不公平依然存在, 互相尊重的關係算是不錯. 在馬來西亞, 不論人種, 都大大聲說: I am Malaysian.

- 沒有太髒的地方; 沒有太難接受的態度

- 民豐物阜, 沒有怎麼見到貧民, 就是一個普通生果也份外甜美

當地人都詫異, 我沒有感受到這個國家的"失落部份": 稅收不公平, 政府對華人的要求遠高於馬拉人. 正所謂機會比人少, 付出比人多. 但我卻認為, 如果華人的待遇是忍無可忍的差, 那25%的華人應早在一百年前就離開這片土地.




為了生活環境, 總有pay off 的道理.

同樣是離鄉別井, 中國人還不是百多年前去南洋打工, 做苦力, 發明了肉骨茶. 嚴格一點來說, 有部份中國人被賣了去南洋, 有些是自願的離開戰爭動亂中的中國, 談不上是難民. 當年的中國人過了三代, 就是今日的馬來西亞人, 操流利馬拉話, 在家裡說華語.

今次的服務對象是緬甸難民, 頭三天見到的小朋友還是好好的窮孩子. 想不到學校就是這樣:

還有那些只有5-6歲身高的孩子, 已經8歲了. 聞說他們家裡連午飯都沒有, 營養不足所致. 這裡是吉隆坡的周邊城市, 我沒有想到他們的童年和那些坐私家車的胖孩子有如些差異.

幸福, 果真非必然.

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

再遊大馬(3): 放風箏的日子



昨晚大概三時睡覺, 年紀漸長, 夜蒲不是易事了.

今早醒來, 酒氣過了, 但聲線沙啞.

Roti早點過後, 我們就在Bird Park打瞌睡了, 等待其中一間難民學校學生過來Bird Park 參觀. 馬來西亞的人和事都是悠閒的, 服務對象也動輒遲個半小時. 香港扶青著名遲到半小時, 看來在這裡都算不上尷尬.


酒醉未醒, 多虧Bird Park的彩鳥, 在我餵奶時緊抓我的右手手臂, 弄得血痕5-6條, 我才足以痛醒. 我不敢付錢餵奶了. (苦笑)



後悔- 因為我應該來這裡學習放風箏!
下午是參觀時間, Batu Caves的三百級樓梯難不到香港人. 此等印度神廟不及椰青水吸引, 一眾香港人為了椰青水和下一個景點離開著名的Batu Cave. 下一站 : 我一輩子第一次放風箏.



技巧一: 要跑著放!

技巧二: 要反風向!

技巧三: 要時收時放, 傳說中如對待男人的態度!

我還是第一次, 像一隻史諾比一般狂奔.....

晚上, 我也第一次吃了三種 (三口而已)不同的榴槤.....



2011年11月6日星期日

再遊大馬(2): 晴朗馬六甲






昨夜到了馬六甲, 已經是10時多了. 一輪瘋狂的海鮮welcoming dinner後, 我們到了雞場街吃吃走走就倦極而睡.

第二天的馬六甲, 比我想像的很不同:
- 不是一個殘舊城市, 比想像中更有殖民地色彩. 翻新工程不錯.
- 吃的很好! 雞粒飯比我想像的好吃. 看似魚蛋的球形雞飯外型別緻, 值得再吃. 還有味道香濃的榴槤雪糕和榴彈puff, 隨處可買的1溝檸檬飲品, 三叔公的榴槤冰冰, 白咖啡等等, 馬六甲不同凡嚮.


- 就是雞場街旁的新酒店質素也不俗. 二星級價錢, 三星級的質素, 乾淨整齊.早點的kaya多士異常好吃, 就是我的口味!



午飯後的服務是一家南亞孤兒院. 男的踢球, 女的摺紙, 怎料人家沒有一個女的孤兒, 怪哉...






Host Club 對"扮野搞笑"易如反掌, 值得學習. Less serious...










回到吉隆坡附近的PJ. 晚上去the curve飲花酒. 你似乎真的醉了. 很少見你喝醉的樣子, 有心事嗎?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再遊大馬(1): 歡樂速遞

我們的國際服務就是如此, 把最多的香港物資送給那些大概我一輩子都不會再遇上的陌生人.






我們得到的不一定是快樂, 遇上生活環境比我還差一大截的, 心裡還會難過, . 畢竟接觸較自己不幸的人, 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在吉隆坡鬧市裡, 有些跟我們看似相近的亞洲人. 他們皮膚較黑, 是緬甸難民. 他們的工資不高, 子女通常沒有午餐. 10歲的孩子看來只有7-8歲. 我小時候個子較小, 因為我偏吃; 沒有想到17歲的男生看似12-13歲, 是真正的malnutrition, 也是挺悲涼的一群.




(Yante正是今次在吉隆坡UN方面的接洽人)


社會問題永遠不會輕易解決. 我們這批香港人乘飛機送禮, 他們也歡樂接受, 遺憾的是我們只帶來點點的禮物, 還有"相機的鏡頭". 在扶青三年, 有時做社會服務難免商業化了, 扶輪社說"做服務要讓人知道". Is the matter all true? 這些都是真實的, 至少展現在我們眼前. 問題是如何反映現實, 我個人不太喜歡包裝現實, 我想hands-on一點.


2011年的我, 不應只是一個扶青的主席. 這個崗位卻令我想得更多, 即使我至今還未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

小可愛

相片找不同!!
- 右方相片加了閃光燈光燈. (Auto-flash嚇了小蕉一跳)
- 右方相片多了個貌似陳妍希的嫂嫂.






2009年年底, 大哥終於和嫂嫂拉埋天窗.


今年四月他們的小蕉就出生了.




今次還是第一次還小蕉見面. 她和相片一樣, 有點像個玩具娃娃一樣. 眼圓圓的瞪著我們, 時笑時哭, 見到爸爸的低b動作, 就傻笑了.


父母為了照顧她, 自助餐也沒有吃太多, 2-3小時內只顧著逗她玩.




我無法想像小時候的自己是怎樣的. (小時候的照片發黃, 我也沒有遇上過自己)


如果一天我有個孩子, 總不會是那種如天使般的小可愛吧....

2011年10月22日星期六

南丫島Outing



今次專誠去南丫島吃海鮮. 畢竟一輩子沒有太多機會肆無忌憚的吃海鮮! 年紀輕時口袋沒有錢. 儲了點錢, 又會捲入樓市的包袱裡. 趁有機會, 天氣稍涼, 我們這些平凡人終於來一次身在香港的"豪吃海鮮".



以往我只吃過放涼了2-3小時的瀨尿蝦, 原來新鮮蒜鹽和蝦殼配合得如此奇妙.


帶子還是酒家弄的好!! 鮑魚也不一定要貴得要命, 就連蔥和豉油都特別鮮美.







和媽媽吃海鮮, 至少不要讓她知道實價.

"對不起, 是不是三人行的旅程惹怒了你? 我們一起的開心時光, 不會因為有多少個家人同行而改變. 和你一樣, 我的旅程會因為有你而美麗."

2011年10月20日星期四

辣椒

用辣椒要用得得宜, 就要多作嚐試.

九歲那年, 我愛上辣椒油. 一碗平凡河粉在辣椒油的襯托下, 香滑得令人唾涎. 之後我和姊姊開始"無辣不歡"的菜色. 一桌的餸菜, 總有一個有辣味.
最近一兩年, 水煮魚和麻辣火鍋過份油膩. 我的興趣轉為不經油泡的指天辣.

指天辣作點綴, 令海鮮更有鮮味. 刴椒魚頭是個典範.

指天辣在湯粉裡, 一絲絲的拌在粉麵間, 最近我不停尋找上佳的越南生牛肉粉(一星期要吃上一兩次). 青檸汁加上紅辣椒, 在香濃牛骨湯底更見出色.牛肉片以軟薄為主, 我反而喜歡小薄片, 軟軟牛肉片拌著青新的辣椒圈, 鮮美得教人欲罷不能.

今天在the Pawn點了個素菜意粉. 蒜頭和切絲荷蘭豆配搭新穎, 紅椒絲令一圈圈的意粉佈滿鮮辣. 在三樓的陽台上, 陽光照出這碟意粉的清新氣息. 我集中精神吃我的午餐, 不想回應老闆.

"不吃辣的人, 我不會聘請" 在寧波回港時, 我碰上一個愛吃愛喝的銷售經理. 我們將辣味表揚得淋漓盡致.

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

情繫馬拉

我希望一年去一次馬來西亞; 為了當地食物, 聯誼, 還有那裡"當哂我係自己人"的目光.


第一次踏足馬來西亞, 我只到了吉隆坡和Klang (也在Selangor省). 喝咖啡吃多士老鼠粉串燒Curry Mee肉骨茶, 和朋友用廣東話談天. 一天行程過後, 我在YC和Yeewei的家裡談天暢飲, Green Label到Black Label... 直至我倒下來睡著.


雖然那是熱帶地方, 夜裡洗澡後也不用開空調. 天花的風扇在轉動, 早上八時和下午五時是唸經時間, 不知怎的, 我習慣這個國家的生活模式, 那裡的生活很閒適, 給我一種家的感覺.

除了椰漿飯, 我吃甚麼都很ENJOYABLE!




第二次再到吉隆坡, 加上了你, 足以成行往東走. 走在熱帶雨林(Taman Negara)是我最嚮往的旅程之一. 即使路上遇上吸血蟲, 難吃的燒魚, 非常潮濕的天氣和大汗淋漓, 那個國度開闊我對亞洲的認識.


相比台灣泰國柬埔寨新加坡, 這裡就是值得一去再去.


十一月, 我又一個理由回去...

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

不可理喻....



"我就是怕你百年歸老時,沒有兒女繼承財產."

"好笑, 我只是怕MPF和積蓄都不夠用!"


"過多幾年, 你想生也生不出來."

"媽, 我未結婚, 怎可以生孩子? 就是我去借種, 也惹你反感"


"不娶你的男人, 不是好男人."

"我不嫁他, 也不見得好女人." 我沒作聲.


"你那些陪你旅行的朋友, 終有一天嫁人了, 不讓你陪了."

"我習慣一個人旅行... 何況到時有人離婚了, 就來找我陪."


"親戚看不起你跟男友去旅行, 兩人未結婚已共處一室,招人話柄!"

"就是那男性朋友不是我的男友, 我都接受同房. 既是男朋友, 還避嫌? 朋友的父母是有教養的人, 也接受女兒跟男朋友去旅行. 那親戚某某還拿著幾十年前的舊思想來比較, 也沒有意思了."


搬出來住? 你先來說服我媽. 一晚不回家, 捱罵; 十晚不回家, 也是捱罵. 她從不手(口) 軟.

2011年10月8日星期六

悠閒星期六

度過幾個馬不停蹄的周末. 今天特定是家庭日.

我和媽媽吃了生記生滾粥後, 去西環的海味街入貨. 她今天沒有打算逛百貨公司, 只是買了花膠和鴨腎便回家.

逛公司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活動, 長大後我卻甚少逛街, 衣服也少買一件, 只有陪家人才會逛公司. 也許只是從今年開始, 我怕媽媽會寂寞. 於是當了個"康樂組組長", 逛公司只是其中一個活動, 也讓我發現媽媽很喜歡新奇的產品和食物.

朋友L說, 天后的某火鍋較貴, 但材料新鮮味道好. 於是我給媽媽一個開心晚餐: 上品火鍋!













媽媽一直將個人享受放在一旁; 而我, 在這10個年頭裡, 已經被美食埋沒了.

2011年10月2日星期日

別開生面的婚宴


這個周末, 朋友們去祈福新邨過了兩日一夜. 除了吃吃玩玩, 主要目的是參加Baby的婚宴.

自2006年認識Baby, 我們早知她的公主病. 可她的公主病只會在男朋友身上發作. 男人受不了, 就無法成為她的男人.

這個男人, 跟她離合多次, 互相吃回頭草超過五次, 終於結束10年愛情長跑簽紙去.

這個男人, 有愛情卻沒有麵包 - 還是半片麵包都沒有! 學歷低, 離過婚, 有孩子, 父母根本不忍讓女兒嫁給她. 我們難以想像Baby如何決定嫁給他.




愛情嘛, 難以解釋. 我們爭辯下去也是多餘的. 第二天的午飯就是他們的"養身"婚宴 - 沒有乳豬, 沒有魚翅, 沒有兒時照片分享, 沒有婚紗, 沒有親友合照或恭賀的說話, 就連父母都沒有出現.

隨心所欲. 活著為了快樂自在.




***


鍾情一個人多美好.










Oh, you know, you know, you know, I'd never ask you to change
If perfect's what you're searching for then just stay the same
So, don't even bother asking if you look ok
You know I'll say

When I see your face, there's not a thing that I would change
Cause you're amazing, just the way you are
And when you smile, the whole world stops and stares for a while
Because girl you're amazing, just the way you are

***
祝Baby新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