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2月31日星期五

勇闖南亞島國(5): 學會"放下"

在University of Peradeniya的宿舍睡了一夜,半個小時後我們到了kandy. Kandy是個佛教城市, 飲酒都要去地下酒館買酒的聖地. 長期在這種思想禁絕的城市裡埋葬自己, 人生可以變得很狹隘. 我多慶幸自己活在算是思想開放的社會.
想起數年前來自西安的同學R的故事. 小時候, 和媽媽的關係不論如何, 媽媽都不會跟女兒說半句關於"性"的東西. 同學R到了21歲都不知道嬰兒在哪裡走出來的. 直到在新加坡上課了,同學們對性非常開放, 一下子連3P和"換伴"都擦身而過, 原來嬰兒是後那裡走出來...
我確信, 宗教有時是君主控制民眾的Propoganda.
在Kandy的佛牙廟, 有些難以參透的信念 - 假如我們對調....


2010過去前, Campfire 和啤酒的熱力沖昏了我的頭腦. 當大家在倒數時, 我溜了去洗澡.

日子那麼久了, "放下"可以是酒精上腦.

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勇闖南亞島國(4): 那原是印度洋上的一滴淚


出發前的三星期, 有三個人要退團. 原因是馬尼拉事件令不少做父母的擔心, 同時斯里蘭卡也是個不知名的國度.

那是印度洋上戰爭20多年的鬼地方.我沒有隱瞞, 都沒有強調過.
http://il.youtube.com/watch?v=6cNhtmrXnso
直至兩年前, 在Colombo公車上還有炸彈襲擊.車上的人無一幸免.對於人家的擔心, 只可以說理解吧.

三天過去, 這個國家還是挺安全: 沒有酗酒, 街上沒有巡警, 在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影響下, 連婚前性行為都形容是一種罪. 有些人說, 這可能是伊甸園的所在地.我會形容, 單是Polonnaruwa, 算是個原始的國度, 赤腳和泥路是生活的一部份, 他們可以跳進河裡洗澡, 用手抓飯吃, 飲用自來水(完全沒有煮沸), 我在香港算是被寵壞的一群.

在Sigirya 的Lion Rock上, 有五個來自香港的傻瓜唱他們的hall song.

這數天的鍛鍊, 我還是喜歡香港被寵壞的日子-至少洗手間要"似樣".

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勇闖南亞島國(3): 如果清新是一種感覺


















做人最重要是甚麼? 我想應該是一種態度.見到你胖胖的, 才是最快樂的事.

客觀環境是外在因素, 心境最重要. 數個月前, 我跟一個當專業輔導員談話. 他說過, 就是坐牢的都可以有心靈上的自由. 那大概是難以參透的一個例子. 我想, 每個人都試過嘴角很自然的向上, 一切應該從那裡開始.
一天當我在這個村子裡, 我想起一句話: 別問我沒有甚麼, 我擁有的原來那麼多.
在這個雨季裡, 波鞋都濕透了, 發出陣陣的霉味. 這裡的人愛穿拖鞋, 簡樸自然, 入廟就馬上脫鞋. 當香港人還在找名牌高跟鞋時, 誰會想甚麼是美麗的腳掌...
過了一天, 清新可能要重新定義, 那不是一杯凍檸茶, 或清新空氣, 是腳掌感受"我活在地上"的自然清涼.

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勇闖南亞島國(2): 長途路遠

我愛旅遊. 我喜歡看別人的風土人情, 和異國人的動作表情. 在我還未有空間轉移的能耐前, 必須忍受交通工具的苦楚才找到這種甜味...

事實我討厭長途機和長途車, 斯里蘭卡卻又是很大的國家(意想不到).從Colombo至Polonnaruwa 有差不多七小時的車程. 因為路並不太平坦, 也沒有高速公路.即使我沒有暈浪, 見到朋友們的表情痛苦, 有人頭暈,有人要吐, 我都有點起坐難安.尤其是他們都快步入中年, 心境上加了幾分折騰.

Host Club都是血氣方剛的本地大學生. 一群大男孩的鼓聲響起, 大家開始聞鼓起動 - 在長途車上唱歌.漸入黑了, 9時多我們終於到了Polonnaruwa.

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

勇闖南亞島國(1): 樂園常在我心

是次旅程較輕鬆, 沉重的擔子至少不在我身上. 人常說, 做香港人要放鬆點. 有期望, 是否就有壓力?

2010年, 我告訴自己, 生活的點滴總有它的啟示:
A thorny exterior does little to hide the succulent juices that lie within.
Any which way you choose, it's the most popular symbol of self-indulgent rest and relaxation under a tropical sun.
~節錄自Sri Lankan Airline的餐牌

人常說, 斯里蘭卡是南亞的樂園. 快樂, 才是生活的原動力 - 不在乎你所有, 只在乎你能感受到的.

2010年12月24日星期五

可能是最好吃的一天 - 2010年"識食"版

老闆今天十分holiday mood, 12時多走了. 我打點好休假前的大小事務, 就應約去Kanizen.
這個蟹膳午餐很划算了. 即使日本蟹來貨較貴, 一年將盡豪一次吧.

點了一個松葉蚧火鍋, 還有蚧蒸飯套餐, 再來一個天婦羅蟹. 平均每人$250左右.

單看相片, 鮮甜味道四散....







火鍋湯底最後加上白飯煮粥, 還有專人烹調, 實在太感動.

晚上我親自下廚, 是2010年最成功的一次. 難得你喜歡, 那我就滿有自信的讓你"吃下去"...

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

改變

今天的你明顯地改變了.
希望這是令雙方都舒服的改變.
溫暖的, 今年我們的聖誕應該會很甜蜜.

這一切, 在乎對生活和感情的態度.

你常說要特別的cocktail, 這杯夠難度: Gemini Cocktail
1oz Blue Curacao (先做底部)
0.5oz vodka
1oz Peach Liqueor
2oz whipping cream
2oz 菠蘿汁
搖好連冰, 輕力倒入special杯中.

2010年12月17日星期五

書童誌總是我的遺作

如果今後我離開這個城市, 離開這個網絡, 書童誌將會是我的唯一線索.

難得今天有人如此細看這裡的片段.
失去, 方知情重. 10年前, 我說過的.

你可否如我一般寫blog?

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

2009年的聖誕前夕

2010年的故事, 在去年的聖誕前夕開始了.
大概我沒有後悔, 只是時間上太緊迫.
接著的日子, 比一般的拍拖關係來得辛苦, 甚至窒息. 想過放棄, 卻沒有勇氣.
有人說, 我早應放棄.
那些很壞的情況都發生了. 再難嚥下去的, 都嚥下去. 剩下的, 都所餘無幾.
今天約了朋友去合和中心, 路上下著雨. 我不感到冷, 正好雨水打在頭上, 令我記得自己還有感覺.
我討厭自己的膽怯.

明天開始, 無論路是如何的走, 我都不要再為人忍氣吞聲.


送自然一杯NOTHING:
0.5oz 冧酒
0.75oz Melon Liqueor
0.25oz Malibu (椰冧菠蘿)
3oz菠蘿汁
加冰搖勻, 以Rock杯上, 加車厘子點綴.

這個名字和味道, 是個難忘的組合.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找到她了

http://hk.linkedin.com/pub/kandy-wong/20/34a/253
她是我由12歲, 一直想她想她想到17歲的人.
當然, 今時今日我不敢找她了.

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

生命中出現過的無名氏

做義工, 做義工... 香港人開始有點迷失, 做義工會否令生活變得有意義, 有內涵?

大部份人認識的KGM是做義工. 也因為義工, 令我們吸納很多新臉孔. 只要有義工成分的, 90%的人不會no show. 那為什麼我們如此堅持? 有人更會問, 有意思嗎?人家會有得著嗎?

八歲那年, 我和姊姊跟小童群益會去梅窩宿營. 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住過夜. 姊姊比我年長一年, 也有宿營的經驗. 媽媽就著姊姊和我一起去, 照顧一下我這個"小丸子".

姊姊出門時有點不舒服, 無奈卻就出門了. 過了梅窩碼頭, 我們二人跟著其他同年齡的小朋友, 一些義工和中心導師向前走. 走了兩步, 姊姊臉色發青, 跟我說: "我不行了" 回頭她就吐了. 姊姊一向沒有暈船, 她一直是發燒. 中心導師只好帶著她去宿營的地方.
情況不大樂觀, 於是中心導師致電媽媽在中環碼頭接姊姊回家. 那時已經是晚飯時間, 一個義工 被安排送姊姊回中環, 再乘船回梅窩, 來回至少3小時.
因為當時是80年代, 義工根本沒有通訊設備, 中心導師和其他義工留了些菜和飯, 等得著急. 我記得, 義工姐姐回來時已10時多了.
那晚, 我不大情願, 也不合群, 只想躲在一角等待明天回家.
第二天回家後, 媽媽才告訴我那個義工只是個中七生. 媽媽見到這個女孩子時, 怕她餓壞, 給她一個麵飽. 她就急急乘船回去.
相信這件事對義工姐姐來說, 很深刻.
對我們這家人來說, 可能一輩子也會記得.

一個義工的角色, 毫不起眼; 最後可能只得一句謝謝, 周圍的人卻永遠記著了.

給你做一杯cocktail: Sweet jealousy (原作是Strawberry Daiquiri)

三粒草莓, 去葉
0.5oz Light Rum
0.5oz Lemon Juice
1oz Peach Schnapps (Liqueur)
0.25oz Syrup
加冰攪拌, 以saucer杯上, 草莓點綴.

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女校生的反思

直資學校帶來的不公平, 惹來不少來自中產或以下出生的市民非議. 我也是來自名女校的其中一人, 即使我沒有多少名校的氣質; 眼看不少舊同學沿著此等學校之路踏上著名大學.無可否認, 知識改變命運, 入名校應當有能者"入"之.

這個記者的一番話, 讓人反省教育為何物.
真善美又是甚麼?
七年的女校日子, 我早就厭倦得幾乎忘掉一切.
英華跟一般的英文中學沒有兩樣, 精英班, 中英文輔導班. 旗袍之下, 成績好的同學就是眾人追棒的對象; 老師都會因為精英同學, 對她的"老死" 歸類. 媽媽常說: 物以類聚. 難道身邊的朋友成績好, 她會教朋友怎樣得到好成績?
說真的, 我中一第一課英文課. Miss Lam說要做composition. 我不明白是甚麼, 連怎樣拼都不會.中一上學期英文作文不合格, 花了一年半時間發奮才拿到B+.
幸好英華人不算甚麼過份趨炎附勢. 只是在香港教育制度下, 大家來得有點不設實際. 我們沒有太多的名牌; 到了測驗考試, 每個人都埋守溫習. 我起初還會天真的問同學溫習進度, 100%的同學都會答沒有溫習過, 只有5%的人說真話 - 因為她們真的沒有溫習過.
我怎會不明白甚麼是"秘密練兵".就是死黨, 這個都絕不說真話.
才10多歲人, 為什麼要帶著假面具做人?
大概, 識明務者為俊傑並沒有錯. 名校的日子裡, 有兩種人: 在書本和考試中迷失的人; 在人生目標上都迷失的人. 我想我是兩者皆失的可憐人.
可以選擇的話, 我希望自己不曾在名校出現過.

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

Pappagallo的故事


下午,在旺角的朗豪坊,我有三個小時的空閒時間. 我坐在Pappagallo吃蛋糕飲茶, 打發時間.

這些是小時候不會做的奢侈行為, 現在我可以花$46, 吃軟心朱古力蛋糕, 冰淇淋, 花茶, 不收加一, 比起haagan danz平宜多了.

三個胖胖的少女走進來找兼職. Pappagallo的經理問一下她們的上班時間, 她們三個分別回答, 就呆呆的走了.小時候我也試過找兼職, 到了19歲那年, 我只有在媽媽的診所工作的經驗, 僱主和那經理級的, 只會問實際的問題,可以按時上班就是了. 那時真的沒有甚麼大志, 找到一份當侍應的就滿足了.

右邊坐了個40來歲的姨姨和她的外甥女. 穿著中學女童軍制服的女生在等父母來接她. 姨姨說要等到父母來了才敢離去. 小時候, 比我們年長20年的兩個表姐有點像媽媽的妹妹. 有一天表姐來我們家, 帶了一個sindy娃娃和她的衣服來跟我們玩. 當時sindy公仔好比barbie, 家裡沒有餘錢買給我們. 多年前, 表姐們和我們一樣來自一個很窮的家庭, 沒有新玩具, 沒有冰淇淋, 所以長大後對我們兩個窮親戚特別好. 如今其中一個表姐的兒子都15歲了.
時間過得很快, 就這樣過了23-24年, sindy娃娃也消失了. 想不到小朋友時代的點滴, 讓他們記得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