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

慶生飯

人到了某個年紀, 就害怕接受人家的生日快樂.
特色不知名魚, 味道鮮美 @ 六角
太快了, 難樂也. 也可以是失落.

因為每年這個日子沒有甚麼特別開心的, 但總算可以連上幾個朋友聚會... 讓大家多個有關於我的話題.
近來你累了, 我想給你帶來笑意, 卻累你破費吃飯, 也見你病得很慘.

究竟, 我的存在是否多餘?
自家製的士多啤梨酒 @ 六角

鮮草莓醬配芝士乳酪 @ FOFO

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

一個人在澳門

新葡京VS舊樓宇-時代的變遷只是一馬路之隔
天神巷有不少食肆和小商店. 今天走過四五次了.
我沒有打算一個人去澳門. 卻偏偏是一個人.
提早出發到澳門後, 就馬上去官也街找吃的, 我沒有回頭等朋友的打算.
原本以為他們會跟我在官也街會合, 年青人們卻留在冰FUN世界, 對我來說有點無聊的主題樂園. 於是吃飽午飯後, 我就乘巴士去澳門半島, 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MILKTOP專門店, 好像沒有在香港出現過

出名的提子MUFFIN, 雖然我沒有MUFFIN的愛好, 也來一個.

老葡風格

肚子痛, 我躲在茶室休息. 叫一杯熱檸蜜, 這裡的人卻有幾倍的熱情服務. 佩服.
澳門的茶室小店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有點似"十月初五的月光", 這裡的食客都稱呼店員一句老闆娘 (真的有那麼多老闆娘?) , 叫一份蛋治, 一杯咖啡, 呆上半天, 老闆娘還要添水讓客人留下來. 不似香港人的個性.  


2012年7月25日星期三

華北一行

四年轉眼就過.
當我重踏華北的港口城市, 就意味著我在這家公司四年了.

航班遲飛, 到達天津已入黑, 老闆和我只好留在酒店吃飯, 到酒廊坐坐, 準備星期二的會議.
一早起來, 我才發現天津的空氣污染比四年前嚴重. 可能天氣比較四年前十月份炎熱, 那層濃濃的黃色烟霧一天都沒散去, 沒關係, 這裡比八號風球下的香港天晴.

下午往青島的航班, 又遲了一小時起飛, 原因不明.
老闆自己預訂的一家國際酒店. 沒料到竟在距離機場個多小時的黃島區 - 好一個旅遊地方, 有如走到一個最東的盡頭, 差點見到韓國:
可愛的房間, 可惜位置偏遠

黃島區向外望, 一片太平洋
晚上我終於找到一家海鮮店, 讓這個行程多了個亮點.
海鮮不理AB貨, 最重要是口味合適. 山東的做法別具一格:

- 其中我最喜歡生吃醉蚧蚶配日本芥辣豉油, 味鮮獨突, 青辣椒感覺清新
- 我第一次生吃醉蝦, 在代理面前, 將一只還會動的生醉蝦活活脫殼, 場面可怖. (我別過臉去)
- 原來豬鼻也是食物, 氣管還在.

寶妮的豬鼻不是變身的鏡盒, 是食物.... OH NO....

2012年7月21日星期六

頂級, 頂肺

辦公室內.
"都唔明點解D人咁緊張DSE. 本地大學唔收, 可以去外國架..." 某有錢女同事說.
大家呆了: "去外國讀好貴架"
"有幾貴, 未又係交學費..."
四個字, 五行欠打.

Whatsapp上.
"你去左邊? 我頭先跑步放慢腳步都唔見你."
"我回家了" (我們只是在跑道上遇上, 還是你跑開了...)
"我準備同你食甜品哩"
"跑步後食甜品, 仲肥..."
因為我們早就不同步伐了, 何必尋舊路?

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JPM後的失落

這是我第一個卸任後的JPM. 也是入扶青以來, 我第一次的真正失落.
早知如此, 我不想擔任兩年的主席, 也讓我可以好好的離開這個團體.

今天那番說話, 我聽得很清楚. 我不再屬於這裡了.

一時間, 難以接受事實的殘酷. 日後每當聽到Rotaract Song, 份外難過.

我想找個地方, 讓我從頭開始: http://www.rotary.org/en/ServiceAndFellowship/collaborate/rcc/Pages/ridefault.aspx

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

我們這一黨

齊人大合照, 之後幾個月大家又旅行買手信了.

每年七月到我慶生的日子, 也就是Edmond的生日了.
終於在小蕉沒有哭的情況下, 挾持了她.
難得我們這批"手信黨"聚在一起, 又是交換手信的時候.

因為這些朋友, 4年前我開始在Blogger上寫感想, 大家交換可公開的日記. 從A2-1德文課到現在, 我們由4個人變6個人(我就是額外兩個的其中之一), 由6個變8個(多了兩個家嫂), 由8個變9個 (多了一個小蕉), 有時還有Prudy的丈夫. 數年間, 我們聚會的人數有增無減.
就好比一個家庭, 年長的孩子結婚了, 還有下一代. 到了我這個年紀依然單身的, 唯有在這裡不會"被人追問" - 總有人給我擋駕, 沒有那些無謂的壓力.

我也希望有一天像你一樣, 自由自在去波蘭. 人生難得耳根清靜, 我撑你, 暹.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A..... Latino

同事S準備打爆乞兒雞@夏宮
聽說拉丁人很快樂.

西班牙羸了歐國盃, 社會問題也可以暫時忘了.
我們中國人做不到, 說到底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作祟. 眼見鄰國受難了, 我們的大限也不遠矣.

同事S是個拉丁人, rr發音舌頭可以"瘋狂震動", 笑得我差點要掉眼淚. 我們說起肉類, 他全力推薦阿根廷的燒烤 (巴西燒烤之類), 我還是吃不消那全肉大餐: "你還是介紹一下你的祖國吧, 我想我一輩子不會去那個地球的另一端了...."

他算是英國的新移民, 家中一個主職主婦的太太加上三個小孩子, 擔子不算輕. 雖在香港出差, 他堅持不揮霍, 星期一走了半天, 他對那些大名牌全不心動. 原來他鍾情平價貨品再講價! 好了, 廟街之類夠他滿載而歸.

個半小時內, 他買了小孩子的禮物, 兩個給太太的手袋. 最後一個手袋, 他 "殺價"的方法是 - 向老闆娘蹲下來. 我訝異: 男兒膝下有黃金, 不行不行. 結果是他由標價$450, 減至美金20元 ($150左右) 成交. 不算誠意感動, 勝在創意十足, 不得不服了.

"I feel bad...." 他轉頭笑: "I feel GREAT..."
即使比較其他的拉丁人, 他仍是男人中的極品.

2012年7月2日星期一

香港有晴天


從HARBOUR GRAND 41樓Le 188向下望的維港煙花.
同事S和西班牙代理V先生來港數天, 想不到颱風過後, 香港份外天晴.
這兩個拉丁人真有運氣. 六月份天氣不穩, 七月份新特首剛上任, 卻帶來好天氣.

我一向只知道同事S是阿根廷人, 說西班牙語, 現居英國.
今天上深圳開會, 回程時他坐在我身旁, 我有點詑異. 怎麼同事S用意大利護照?
當然又是那繼承母親意大利國籍的故事, 一個不會說意大利語的人都可以充當意大利人. 說起老祖宗的故事, 同事S透露曾祖父是個黑人孤兒, 由歐洲某家庭收養了....
"我看你金髮白皮膚的, 你哪裡是黑的?" 我一個無聊問題, 讓一個小時的漫長車程倍增快樂.
"你不是現在要看吧?!!" 同事S已笑不停...."我們南美洲人都是混血的後代!"

到底他們這些拉丁人都懂得倍大快樂.
兩個40多歲的男人似是大男孩的走來走去. 我有點難以置信他們的真正年齡.


從港島徑向下望的免費夜景. 回歸15年的香港, 居然璀璨.

2012年6月28日星期四

心沉

好一個頭痛的日子.
年中升職加薪並不是好消息. 老闆可能快要走了.
大概是離開前給我們爭取多點, 讓我們有多點"好日子".

在如此細小的公司裡, 大家心裡明白工作的關係是互相依賴.
雖不算是"沒有誰不可過日子", 但少了一個, 架構差不多要倒下來. 小公司沒有甚麼升職機會, 最好的只是待遇和簡單的人際關係而已.

四年的日子, 就當是我在這行的仙境. 也可能是時候劃上句號.
32歲, 我有點徬徨.

2012年6月10日星期日

夜色

出海, 是一種興奮
這裡有5隻墨魚, 卻沒有一隻是我的.....
過了多少個夏天, 終於今年到我出海釣墨魚.

半船是Amy的朋友或前同事.
我喜歡倒轉看說話的咀唇, 是一種怪癖.
到最後, 我也不知道釣墨魚有沒有技巧. 畢竟墨魚只是錦上添花, 那海闊天空的黑夜才值得感受一下.

早知如此, 我應呼籲朋友別花太多時間等待墨魚上釣. 大家坐在船頂, 對海談心也不錯.

十多年前的某天, 我也忘了哪天, 我開始喜歡晚上. 晚上可以去酒吧, 宿營, 吹海風. 不停看電影, 吃甜品, 幾個朋友聽音樂聊天. 總之成年人睡著了, 不會管我說甚麼幹甚麼了. 

夜晚, 太漂亮了. 黑眼圈也沒有相干. 那些年, 我最想當雜誌編輯, 晚上寫稿特別有念頭. 直至天空出現魚肚白, 迎接新的一天- 吃早點, 然後睡覺.

那些成長的一部分, 很快就是過去式. 遇上18-22歲的青年人, 我有點牙癢癢想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是時候落船了.
時間過得真快.

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日本中部北陸之旅 (5) - 希望那是我們的起點

一早起來的街景
承接松本的幸運, 名古屋的最後一個晚上特別美好.  整個旅程你都沒有鬧情緒, 還學會了照顧別人. 這是五月後的改變, 就有如一步步的成長了, 或許我開始學會欣賞你了.
 
 
時間所限, 我們在名古屋城逗留了個半小時, 就得趕去地下商場來最後血拼. 血拼嗎? 看到那比香港日式百貨公司還要貴的貨品,  就拼不下了. 我只得草草買幾件簡單手信, 待自己好一點, 吃個鰻魚飯, 就拉著行李去機場.

下次再來日本的話, 定要好好計劃一下. 我相信我們錯過了更好更美的, 需要再次來感受日本的不同凡響.
名古屋城門口的"WELCOME"哥哥

著名的名古屋城, 卻沒有我聽說的精采.

本地小孩子對著鏡頭不忘KAWAII
醬燒鰻魚見多了, 香燒鰻魚飯見過沒有?

客人用餐後, 收拾整齊. 這個情景完全不曾在我的認知出現過.
再見, 名古屋


2012年6月5日星期二

日本中部北陸之旅(4) - 平安.順心

卧在TATAMI的晚上特別舒服. 
靜風莊的門口有玩具掛飾, 應是接車太太的兒子的
我尤其想念那熱湯浸浴, 似是小丸子和爺爺洗澡的幸福.  你也笑得幸福, 洗澡後很快就入夢了.
一家便利店售賣無印良品的家具. 一對小杯很溫馨.
第二天早上還未到九時, 大堂開始熱鬧, 住客梳洗來往, 甚是熱鬧. 昨夜接車的太太 (比我還年少, 但已跟愛爾蘭藉的丈夫育有四歲的兒子) 準備好10時接載我們離開靜風莊, 介紹我們參觀松本城.
飲水? 扮飲而已. 畢竟是街頭水.


松本的青蛙街, 有很多地道小吃和日式BAKERY.
比香港的PANASH做得細緻多了

所謂的松本城, 就是那些幾百年前的"城堡". 其他"城"的武士須要攻陷此城堡才可得權力和土地. 松本城的參觀者必須脫鞋, 這不是甚麼習俗 - 絕對是乾淨! 根據本地的導賞員的介紹, 這個城每兩星期就有30個人全場清潔, 伏地打抹, 簡直是我掉了一根頭髮都打擾這裡的清潔.
松本城的倒影.

入松本城要脫鞋. 有些樓層特別矮, 令整個城看來別緻.

像日本娃娃來個合照

人人飲水. 都說松本城的人不用自帶水外出.

多得導賞員的指引, 這個方向拍照最好.
事隔一年, 仍有不少人在祝福地震後的日本平安

松本份外的可愛. 打從我們到達這個小城市, 到一間小店吃爐端燒, 在日式旅店浸熱湯, 吃日式麵飽和蛋包飯早點, 在松本城走一圈, 吃天婦羅冷麵和馬肉刺身, 到神舍拍照, 在青蛙街走走... 我心目中的日本之旅, 就是這麼簡單. 凡事感到新鮮, 這就是旅行散心了.
入黑的名古屋. 25樓的高空在這裡有如國金二期看中環的角度.

2012年6月4日星期一

日本中部北陸之旅(3) - 是時候忘憂

對我來說, 立山黑部乃是次行程的精華所在.
出發了
到了雪山有點失色, 加上一天的車費更是超過一千港元, 心頭有點痛. 日本嘛, 無話可說了.
出發前一晚, 我們還在掙扎會否上山. 富山和下一個城市長野縣的松本也要車程4.5小時, 還是上山走走吧. 出發前你還嚇唬我, 說甚麼日間只有0-10度的氣溫. 結果我一件薄薄風褸, 走足一天也不覺冷, 難以置信.
  
美女平... 你最喜歡的名字
立山(上山的部份)和黑部 (湖及大壩的部份)其實是兩個地方, 合起來就是日本的阿爾卑斯山. 有人一身滑雪裝備, 有人帶著行山行囊, 大部份人似是購物團的打扮, 包括我倆. 因為沒有行雪地的準備, 我踏上第一站室堂的雪地已失去平衡, 波鞋入水, 少了點雅興, 只好跟著其他遊客上雪之大谷.
為什麼失色了?
- 自然景後是同胞爭拍照的情景
- 印度喀什米爾同樣是溶雪的山川, 感覺自然, 沒有立山這麼TOURISTY
- 可能是一天之內的旅程吧, 見不到四時變化, 不夠寫意
我們故意穿一𢓐TEE, 讓遊客稱奇
一路向前! 其實雪地太滑, 我根本無法在雪地前行.

這個留言教人感動. 謝謝同胞留言.


黑部湖的山巒


一TAKE過, 沒有NG

到了四時多我們抵達位於山腳的扇澤.
對於第一次去日本的我來說, 這個自然的國度仍教人心醉. 這裡有免費的拍照服務, 守規矩的遊客, 位置方便又乾淨的洗手間, 令我有如置身歐洲的山區.
還有心情愉快, 真正開懷笑的你.

從信濃大町再乘鐵路, 我們終於到了松本. 松本令我喜出望外, 車站有落力服務外國人的遊客服務中心, 商場小店, 琳琅滿目的食肆, 和服務一流的日本傳統TATAMI, 卻沒有名古屋的繁囂. 好一個寧靜而不太偏遠的城市.

在松本街頭吃爐端燒


老闆兩公婆經營的小店, 生意不錯. 他還以為我們在度蜜月.
出名的TATAMI旅館
 



歡迎牌卻串錯我的名字, 以為我是韓國人嗎?

準備浸浴.....浪漫!!

比酒店更舒服的TATAMI, 聽說冬暖夏涼哩.